• +
  • +
  • +
  • +
  • 新闻详情News View

    打破壁垒 海南建国际旅游岛打造五大城市群

    发布时间:2010-01-08

            2007年4月26日,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战略,海南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沉寂多年后,再次抢占了“改革开放”这一制高点,吹响了“前进”的新号角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设想得到了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大力支持。2009年6月22日,国家联合调研组到海南进行实地调研,正在组织起草有关支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并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。
    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、海南省社科联主席迟福林是一名海南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实践者,20年来,一直关注着海南的变化,坚持海南改革发展研究。迟福林作为国际旅游岛概念的首倡者,亲历了这个构想从学者建议到海南省委、省政府的战略决策,再到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全过程。而这也正是海南从困惑、矛盾到涅槃的过程。在他看来,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“最为关键的大事”,就是推动海南经济社会的大变革,建立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,争取成为我国新时期综合改革试验区,成为国家新阶段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      在“改”字上下功夫
      海南经济报:早在2000年,您就率先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构想。2001年12月,中改院向海南省委、省政府提交了《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(框架建议)》。当时有怎样的机遇和历史背景?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?
      迟福林:2000年,中改院第一次提出国际旅游岛的概念,是希望破解海南发展上的困局。海南在20年里曾经错失了很多大开放、大发展的机遇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中国加入世贸组织(WTO),海南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。海南是一个岛屿,不开放就没有出路。那么,海南开放的路子在哪呢?区域性的开放已经不现实,对外开放是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,当时就在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的路子上进行探讨。因此就想出这样一个招数。
      当时提出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建议,立足的是做一件大事情,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,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,全面提升海南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,为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以国际化为目标,相关规划应充分参照国际惯例和WTO规则实现新的突破,以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胜地为中心,充分考虑国际通行的做法和国际惯例,发展和建设针对国际游客、多功能的休闲度假领域。同时,适应市场开放的大趋势,引进国外旅行社,加快海南旅游业与国际市场的整合。
     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思想不统一,要求这个、要求那个;今天学这个、明天学那个,这样就把国际旅游岛这篇文章做小了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要谋求短期效益,更要注重中长期发展。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很重要,但决定性是在“改”字上下功夫:改体制、改观念、改政府工作作风、改城乡格局、改一些不适应发展的政策。当然相关部门为了稳妥,局限性是难免的,但建设国际旅游岛,其本质是更大程度的开放,以旅游产业的开放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,走出一条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,实现海南可持续发展的路子,与我国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,使国际旅游岛成为海南后20年发展的历史起点。
      改革开放起示范作用
      海南经济报:事隔8年,这个构想又是怎样从学者的建议到海南确定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,再到国家支持?
      迟福林:海南国际旅游岛从提出到得到国家支持,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从提出框架建议到2007年,当时仅仅局限于旅游业开放的层面,谋求海南产业开放的路径选择。2001年后,我们不断地提建议,省领导也比较重视,但认为在全岛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困难。2002年和2003年,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建设三亚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的方案。2004年和2005年,中改院一直在呼吁,省委、省政府也一直在考虑,但也没有下决心。一直到了2007年4月26日,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,提出以国际旅游岛带动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,比如教育、医疗、文化娱乐等产业,这是适应我国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,提升海南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。这是第二个阶段,侧重点是经济结构的调整。今天,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特定背景下,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。这就需要客观估计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走势,研究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趋势。由此,抓住历史性机遇,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时代发展大趋势相适应,从而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做大做强,成为海南后20年二次创业的目标,为全国改革开放事业担当起排头兵的作用,将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、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,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大变革,在全国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。
      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
      海南经济报:国际旅游岛有哪些战略意图?在推进国际旅游岛中,海南可采取哪些战术实现目标?
      迟福林:海南这几年在改革开放中的作为太少了,因此我们不应只是在旅游上有作为,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制度变革中有大作为,作一篇大文章。
      我国进入全面参与推动区域一体化时代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与国家区域开放战略相结合,在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,全面参与推动区域一体化时代的到来。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是建设国际化的海南岛,以此寻求在亚洲区域经济循环中发挥海南开放的独特优势,使海南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有特殊的作用,成为中国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和枢纽。
      未来5~10年,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点任务可概括为“四个区”。首先是建成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地区,以旅游业开放为先导,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开放,尤其是实行日用消费品的免税政策,逐步将四家市内免税商店的政策扩展到全岛。
      其次,现代服务业落后已经严重制约海南整体发展,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决定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进程。三是绿色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,海南原来的自然环境资源、土地资源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。海南要从现实出发,最大限度地利用海南的生态优势,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,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,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。四是主动积极地以国际旅游岛为契机,建设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。
      打破行政壁垒
      海南经济报:海南应如何以国际旅游岛建设带动经济社会综合改革,实现跨越式发展,走现代文明之路?
      迟福林: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战略。海南独一无二的旅游、热带土地和环境资源,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基所在,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空间也取决于全岛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。现在18个市县的城乡格局,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整合。海南必须通过城乡一体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紧密结合,打破体制束缚和行政壁垒,以城乡旅游资源整合、优化为重点和突破口,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、社会一体化、行政一体化,从而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乡一体化之路。
      因此,海南要打破资源为18个市县分割分治的格局,全岛按照一个大城市的思路统一规划设计,从根本上打破旅游等重要资源的行政分割,实现资源优势最大化。未来5-10年,以国际旅游岛为平台,加快推进海南城市化进程,大体可以分三步走: 第一步,以整合旅游资源为重点,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第二步,以组建五大旅游经济功能区为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。第三步,在组建旅游经济区的基础上,跳出既有的行政区划范围,大胆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、社会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,在统一土地开发、统一户籍制度和推进基本公共均等化上取得突破,最终将区域内市县合并,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五大城市群。这就需要从国际旅游岛的全局出发,尽全力争取将海南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区,并由此大大加快海南的城市化进程。